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2012 Hi! Young新鮮人說明會邀新生認識大學

為了迎接本校新生,也為了讓即將入學的大學新鮮人與家長更了解大學教學與生活環境,本校2012 Hi! Young新鮮人說明會熱鬧登場。教務處在申請入學成績放榜後,即各學系師生積極聯繫學生及家長,邀請他們到校來參加新鮮人說明會,希望讓學生及家長認識學校環境,了解學校辦學態度以及學系的特色,親身體驗海大的教學資源與校園環境,提高新生對學校的認同感。本校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關懷新生,以最真誠熱情的態度敞開雙臂歡迎新生及家長,讓即將入學的學生能夠儘速了解本校的生活及學習環境,早日熟悉校園,同時也能更加清楚就讀科系的特色與未來出路。

2012 Hi! Young新鮮人說明會期待海洋學子在未來的年裡,都能實學習與成長。當日安排學校教學資源簡介及學系的介紹,同時與學生及家長面對面的座談,了解新生的需求及回覆家長的問題。本校建議大一同學要及早設定目標,把握時間充實自我,蓄勢面對未來的競爭與挑戰。海大與各位同學同在,一起為理想而努力,也期勉新鮮人不僅要增進專業領域的研究,也要加強人文素養、注重人文關懷。同時也要積極參與服務性、知識性、娛樂性等各種課外學習活動,培養領導能力與團隊精神、學習社會參與能力並增進志願服務經驗,親身體驗各種多元化生活,同時培養個人興趣與第二專才。
 
(資料來源:教務處)

那一年,我們一起找的Jobs:2012年校園徵才系列活動


考選部高素真參事(右)主講國家考試致勝的秘訣,幫助考生順利贏得國家考試


天下雜誌群公共事務部王聖鳳經理為大家介紹職涯發展與未來產業趨勢


Yahoo!奇摩內容企劃總監李怡志先生介紹撰寫履歷表的勝出關鍵,以展現自信、工作熱忱及能力


勞委會勞工局基隆辦事處張家麟領組(左)說明職場新鮮人的各項勞動權益,讓同學更加了解求職與就業應注意的權益


本校為了讓即將步出校園的畢業生瞭解目前就業趨勢、規劃未來工作生涯並讓企業招募到具有潛力的人才,實習暨就業輔導組規劃校園徵才系列活動,包括就業職能講座、雇主徵才說明會及職涯諮詢輔導等,讓學生了解踏入社會後將會面臨那些問題及其解決辦法,對於「畢業」不再感到惶恐,並及早做好踏入職場的準備,求職時能有更傑出的表現,提高國際競爭力。

實習暨就業輔導組首先推出五場就業職能講座,內容包含職場權益、職涯規劃、產業趨勢、溝通能力、國家考試、履歷自介、面試技巧等重要資訊,分別邀請勞委會勞工局基隆辦事處張家麟領組以「職場新鮮人勞動權益知多少」為即將進入職場的學生專題演講,讓同學更加了解求職與就業應注意的權益。接著是天下雜誌群公共事務部王聖鳳經理為大家介紹職涯發展與未來產業趨勢,讓畢業生及在校同學能夠獲得充分之職涯資訊並了解職場未來發展趨勢。104人力銀行人資學院朱建平特約顧問主講「職場達人:人際關係與溝通技巧」,為同學介紹如何增進溝通能力,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以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除此之外,實習暨就業輔導組為有志於報考公職的同學邀請考選部高素真參事主講國家考試致勝的秘訣,幫助考生順利贏得國家考試。 Yahoo!奇摩內容企劃總監李怡志先生則以「人資不想告訴你的履歷表勝出關鍵」為題,介紹撰寫履歷表的勝出關鍵,如何展現自信、工作熱忱及能力,因為自我行銷是求職過程中的第一步。


企業徵才是每年畢業季節的重頭戲,本校與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北基宜花金馬區就業服務中心合辦雇主徵才說明會,今年有運輸產業、生技產業、工程產業、金融保險業及電子科技業等多家廠商來校招募人才,包括萬海航運、裕民航運、復興航空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統一義美大成長城全興水產凱基證券、南山人壽、廣達電腦、友達光電、台達電、台積電中興工程等公司。徵才說明會讓學生與企業可以面對面交流,深入了解各行各業的產業現況,儘早做好職涯規劃,以提昇本身的就業能力;也讓廠商有機會介紹企業文化及經營理念,說明徵才條件、專長需求、目前職缺及徵才管道等,讓學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職場需求;同時可以讓企業招募到具有潛力之人才,以達到人盡其才、才適其所的目標,創造雙贏。
   
   實習暨就業輔導組為協助海大人規劃個人生涯,由諮商心理師與同學做一對一或團體的職涯諮詢輔導,內容包含履歷撰寫、面試技巧、職場權益、定向輔導、職涯規劃、產業趨勢、溝通能力、國家考試、職場趨勢及生涯計畫管理等。

(資料來源:實習暨就業輔導組)



2012年4月27日 星期五

本校排球隊勇奪大專排球聯賽亞軍

  
   本校在100年度大專排球聯賽中,經過五局激烈的賽事之後,榮獲大專排球聯賽亞軍。雖然最後僅獲得亞軍,但這已是20多年來隊史上最佳的成績。本校排球隊今年以黑馬的姿態,一路過關斬將,力克宿敵宜蘭大學進入八強決賽,接著連續兩場以逆轉勝的姿態擊退實力堅強的臺北醫學大學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旺盛的企圖心及堅強的鬥志挺進冠軍賽。
 
   海大排球隊的球員沒有甲組的選手,今年原來預設的目標是至少要進入前8強,不過大家的拼勁及鬥志都非常旺盛,能夠打進冠軍賽,已經是隊史上最佳的成績了。因為輸贏是一回事,拿出不服輸的精神,永不放棄,認真的去打一場好球,就是最令人感動的表現,再怎麼辛苦的訓練,都是值得的。對於能夠打進冠軍賽,海大的學生及校友都感到相當興奮,很希望能夠到現場為學校的排球隊加油。

(資料來源:體育室)

尋找新興替代能源 本校舉辦發展趨勢研討會

由於水資源、糧食與能源短缺,加上全球氣候變遷,造成人類陷入重大困境,其中能源的部分,尤其以石油短缺的衝擊最大,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能源消耗的速度比預期來得更快,尋找替代能源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課題。為了尋找適合臺灣發展的新興能源產業,本校先後在沛華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辦「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與「我國海洋機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專家學者一同為我國海洋能源產業尋找出路。

本校依據國科會「能源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建立一套專業的海洋能源核心專業課程架構,以探究海洋能源的未來發展潛力與人才需求,並建立建教合作的機制。工學院陳建宏院長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與會,討論我國海洋生質能源的產業發展與趨勢,研討會主軸分為「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國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發展目標與整體經營環境」、「我國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生產技術發展」及「全球與我國低碳能源產業發展以及碳權或碳資產管理願景與挑戰」等四大主題。

為了促進我國海洋機械能源產業界與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本校在國科會科教處、教育部海洋能源科技人才培育資源中心及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的支持之下,舉辦「我國海洋機械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邀請13位頂尖專家針對海洋能源(波浪能、潮流能與洋流能)與離岸風電進行研討,針對「全球與本土展望」、「海洋能源產業」及「離岸風電產業」等三大主軸,深入探討全球海洋能源產業發展的趨勢與臺灣現階段的挑戰與產業發展的機會。內容涵蓋全球發展趨勢、我國發展機會與挑戰、政府的政策、產業界的創新研發、以及海事工程等相關議題,希望為我國相關產業人才的需求,提出精闢的見解,為我國海洋能源的發展描畫出可期的藍圖。

林副校長三賢表示,在人類過度使用化石燃料,導致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之際,再生能源的開發已經成為全球不可逆的產業趨勢,其中開發海洋能源更是許多海洋國家極力發展的方向之一。新能源產業在各國政府的全力推動之下,逐漸成形,這將是新一波的產業革命,也是臺灣邁向高科技產業發展相當重要的一環。臺灣四面環海,海域所蘊藏的資源相當豐富,海洋能源就是其中之一,在政府「海洋興國」的政策下,就一個海洋國家的發展,對於海洋能源的利用要有高度的掌握,以利整個海洋產業的發展,同時落實永續發展的願景,邁向海洋大國。

(資料來源:工學院、秘書室)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J&C鋼琴社與樂水社表現優異 榮獲全國大學社團評鑑奬


本校課指組郭惠芳老師(左1)、羅生麟老師(右4)帶領陳儷蓉社長(左2)、劉潔璘社長(右3)、黃博斌、柳冠宇、傅家觀與梁任傑同學榮獲101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鑑績優奬項


J&C鋼琴社榮獲全國大學社團評鑑學術學藝性特優獎,陳儷蓉社長(右)帶領鋼琴社發揚服務學習關懷社會


本校J&C鋼琴社與樂水社參加101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鑑,159所學校、371個學生社團等眾多強敵環視下脫穎而出,表現傑出,分別榮獲學術學藝性特優獎及體能康樂性優等獎。

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並協助學生社團健全發展,教育部主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及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評鑑暨觀摩活動,由各校遴派績優社團參加。這項活動不僅提供了相互交流與觀摩的機會,促進各校社團活動進步與發展,同時可以提昇社團的活動內容及經營品質,發揮學生活動的教育功能。除此之外,當日也舉辦社團之夜與指導老師座談會,為各校優秀社團提供表演的機會,並邀請師長與廣告公司主管分別就「社團經驗對職場競爭的幫助、透過社團活動如何建構核心能力及社團領導人應有的角色扮演」等三方面議題與學生經驗分享。

教育部近年來積極推動服務學習的理念,並將社團的活動及訓練課程與志願服務結合在一起,期望學生在參與活動及經營社團發展的同時,也能透過活動設計、實際服務與知識技能的融合,培養「團隊、溝通、創新、實踐」的精神,並從中體會到擔任志工的樂趣,促進個人成長,養成樂觀進取、積極奉獻及關愛社會的人生觀。而本校成立才九年的J&C鋼琴社,不僅在校內經常獲獎,定期舉辦鋼琴比賽、成果發表會及愛樂週等活動,同時也秉持「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發揚服務學習的精神以關懷社會每個月,社長陳儷蓉同學都會帶領J&C鋼琴社到基隆長庚醫院義演,到忠孝國小教授鋼琴基礎樂理,讓溫柔琴音來撫慰人心並透過音樂來傳達生命的美好,讓想學鋼琴的人都可以找到完成夢想的地方,讓鋼琴社成為可以輕鬆參與的社團。

第一次參加全國評鑑就獲得肯定的樂水社,是海大最具海洋特色的社團,在全國各大學中也是非常獨特耀眼的社團。它以「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來命名,結合許多喜愛水上運動的學生來推廣各項水上休閒活動,以「融陸空情趣於水戲、展壯志遨遊於四海」的情懷與「包山、包海、包人情味」的運作模式,凝聚社團的情感,吸引許多同學踴躍參與。為了讓樂水社的每一位社員都可以成為水上活動的高手,社長劉潔璘同學透過衝浪、游泳、浮潛、重潛、獨木舟及救生等多元化的訓練及休憩活動,讓原本是旱鴨子的同學開始學習游泳,有的成為專業救生員,有的衝浪、浮潛樣樣精通。有些白皙瘦弱的女同學,跟著社團上山下海之後,成為可以接受陽光、親近大海的巧克力女孩。



 團活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領域,更是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不可或缺的一環。大學生如果只會讀書或是整天沉溺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與同學面對面的互動會越來越少,人際關係也會越來越疏離,應該踴躍參與社團活動,展現活力。因為學生經營管理社團並參加活動,不但可以填補一般課程的不足,也可以擴展知識、發展興趣、拓展人際關係,也可以體認團隊合作的重要,培養領導能力,還可以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及執行力,增進創造力與競爭力,並習得民主法治素養與服務社會的機會。


 (資料來源:課外活動指導組)


2012年4月24日 星期二

第九屆兩岸三地十校聯盟航運與物流研討會



臺灣港務公司於201231正式成立,以企業化模式營運,成為海運服務供應鏈中關鍵的一環,這代表我國航港體制跨入政企分離的新紀元,也為我國的航運相關產業帶來重要的影響。本校為因應這項航港體制的重大變革,日前在沛華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第九屆兩岸三地十校聯盟航運與物流研討會,邀請學術界、產業界、研究單位及政府相關機構之學者專家與會,發表28篇研究論文並提供最新的學術研究及實證成果。同時舉辦航港體制變革與全球化下的航運產業新契機論壇,以進行知識的交流,並藉以導引出未來研究的重點方向與議題。

由於產業環境的變遷,本屆研討會為因應國際化潮流與跨領域研究整合的需要,研討主題分為航業經營與管理、航運產業發展、航空、港埠經營、物流與運銷、制度與政策及財務與風險管理等七大領域,討論主題分為:對於全球航運相關前景的看法、航運產業結構與環境的發展趨勢、航港體制變革對於臺灣航運產業的可能影響、臺灣航運產業的競爭力與發展契機等四大方向,以提升產業營運,增進學術交流。
   2003年發起兩岸三地十校聯盟航運物流研討會的林光名譽教授,對於本屆研討會提出五項建議,期許臺灣的航運及港埠要企業化經營,重視效能、效率與執行力,要更自由化,去管制化,公司化、民營化及全球化,這樣才能提昇臺灣港口的競爭力。
   
    本校李校長國添致詞歡迎航運專家蒞校交流,並以「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期許航運業景氣儘快復甦。校長認為航運業是國際化、資訊化及科技化的產業,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今日,產業界與學術界要更緊密的結合,產業提供資源給學校或設立講座,讓學術更貼近產業現況;學者也應該時時關注產業需求,適時投入相關研究,協助產業度過嚴冬。
  
    出席研討會的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蕭丁訓董事長,將帶領港務公司以企業化的經營模式,對內協調分工,對外統合競爭,除了強化本業、強化功能之外,未來要設置自由貿易港區,透過區區連動、港港相連,以船為橋樑,將整個腹地延伸到東南亞、東北亞,推展到全世界。由於臺灣產業由製造業轉型到服務業及高科技產業,希望未來能夠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模式,透過獎勵及委外加工制度,提升港埠競爭力。另外,透過資產活化、資產價值化,讓土地更有效的利用,將舊港區發展成都會港岸。
 大環境的變化導致航港相關產業結構的調整,但是,陽明海運資深副總王烑炫認為全球經濟危機可以讓產業界趁這個機會,改善產業體質,提昇競爭力,同時期許港務公司加速現代化碼頭設施,把貨物帶進臺灣,振興航運產業。因為產學緊密合作,才能在學術研究及經營實務等面向,促進知識創新與學習,從而提升臺灣航運產業與學術研究的實力。
(資料來源:航運管理學系)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天然災害之防制與應變研討會


本校海法所邀請李昭興教授(前左)、中國政法大學李衛海教授(前中)與臺北大學吳嘉生教授(前右)演講


本校海洋法律研究所日前舉辦天然災害之防制與應變研討會,以法治與科學的角度,探討天然災害發生的緊急應變。研討會共有三場主題演講,首先邀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軍事法研究所教授李衛海主講「近年來中國大陸突發事件應急體制之發展:一個法治之視角」,接著由臺北大學法律系教授吳嘉生介紹「我國之災害防救法」,最後由海洋大學應用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昭興談「地震、海嘯、核輻射的災害與應變」。

本校應地所李昭興教授表示,最近八年來,全球發生了三次規模達萬顆原子彈級的大地震,包括2004年在印尼、2010年在智利和2011年在日本,這三次巨大地震都產生毀滅性的海嘯,都有很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其中最難恢復的是日本的東北地區,因為其中摻雜東電核能發電廠的核爆炸,它的核輻射有很長的半衰退期,恐怕要千年,甚至萬年以上,才能恢復原來的生活環境。臺灣和日本在地震與海嘯威脅的程度上非常接近,而且核能電廠的比率也很相似,甚至很多臺灣核能設備也來自日本東電或者和出事的福島第一核能電廠相似。在東北大地震後,日本已經關掉了50組以上的核能電廠設備,而臺灣卻還在投資繼續「拼裝」核四電廠。他以一位地震研究工作者的立場表示,這是違背道理的,我們正在重覆日本的錯誤,甚至可能會將臺灣帶入萬劫不復的地步。在人類歷史有許多核能的災害,件件都讓人觸目驚心,核輻射雖然看不到、聞不到、聽不到、也摸不到,但它絕對是可怕的,而且它的影響更是長遠,希望臺灣能夠早日進入我們環境保護法規定的「非核家園」的目標。

(資料來源:海洋法律研究所)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APEC極端氣候對漁業及養殖漁業衝擊和因應策略研討會


為因應氣候變遷與極端天候對全球漁業及養殖業所造成的衝擊,並學習各國調適因應的策略與處理經驗,本校召開APEC極端氣候對漁業及養殖漁業衝擊和因應策略研討會(APEC Seminar on Sharing the Experiences of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Extreme Climate on Agriculture and Fisheries),邀請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18個會員經濟體代表與會,共計近百人參加。這次研討會中,由學術專家深入研析漁業政策與天然災害防治處理機制,分享各國在遭遇氣候異常時的因應策略、重建措施與調適經驗,透過彼此的交流,在面對相關災損的時候能有更好的對策,並建立行動典範,以達成促進海洋漁業及養殖漁業穩定發展的目標。

   近年來,由於全球環境變遷,極端氣候頻傳,世界上許多地區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災害,包括美國的超級龍捲風、澳洲的乾旱、東亞地區的水患與各地頻傳暴雨、熱浪、寒潮等複合式災害,這些災害除了威脅到人們的生命財產之外,對於農漁業也造成極大的損害。臺灣這幾年也接連遭逢極端氣候的影響,對於水產養殖業及漁業造成非常嚴重的衝擊,政府單位及學術機構都已著手研擬因應策略。透過這次國際研討會,本校與亞太經合組織各國分享澎湖寒害與莫拉克風災的經驗進行交流,希望未來大家在遭逢災害時,能夠採取最適當的措施,以減輕極端氣候對漁業及水產養殖業的影響。

(資料來源:海洋科學與資源學院)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

       臺灣煤炭、石油、天然氣、核能等自有能源匱乏,約有98%需仰賴進口,能源可說是臺灣最欠缺的資源;而人力則是臺灣的最佳資源,足以帶領我國未來經濟發展並攸關我國產業的國際競爭契機,因此我們必須積極培育專業人才。要使產業更具國際競爭力,需要專業整合人才;要使科技研發更具國際水準,需要跨領域研發人才,為了進行能源專業人才培育與科普教育之整合型研究,本校依據國科會「能源國家型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建立一套專業的海洋能源核心專業課程架構,以探究海洋能源的未來發展潛力與人才需求,並建立建教合作的機制。同時把海洋能源知識推廣到中小學,從基礎教育強化海洋能源的基本素養,建構我國在海洋能源領域得以永續發展的教育機制。
(資料來源:工學院)

本校日前於沛華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2012年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發展趨勢學術研討會,工學院陳建宏院長邀請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與會,討論我國海洋生質能源的產業發展與趨勢,研討會主軸分為「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發展過去、現在與未來」、「我國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發展目標與整體經營環境」、「我國海洋生質能源產業生產技術發展」及「全球與我國低碳能源產業發展以及碳權或碳資產管理願景與挑戰」等四大主題。
   
由於水資源、糧食、能源短缺,加上全球環境變遷,這是人類面臨的重大困境,其中能源的部分,尤其以石油短缺的衝擊最大,隨著新興國家的崛起,能源消耗的速度比預期來得更快,尋找替代能源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課題。而海洋富含龐大能量,是開發乾淨替代能源的寶庫,在機械能的開發,可以朝海上的風力發電、波浪發電、潮汐發電、潮流發電等形式發展,海洋中也蘊藏豐富的熱能,也可以做為溫差發電的開發。海洋能源科技是新興能源科技的一環,目前的發展日新月異,預計十年內可以成為人類重要的替代能源之一。只是,海洋能量雖然蘊藏量大,卻有著密度低、開發不易的問題,加上海洋生質能源的開發,在整個產業結構及技術上也需要有很多突破。因此,海洋替代能源的開發,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然而專業人才不足,致使各國的發展都陷入瓶頸,若要在全球海洋產業競爭中取得優勢,培育人才已成為最重要的關鍵。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從教育著手,積極培育專業人才,才能為我國在替代能源產業開創新的契機,也可以為全民永續海洋能源素養提供完整的核心知識體系,落實海洋國家的發展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