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生涯規劃、面試技巧及履歷撰寫講座


    為了協助身心障礙畢業生瞭解就業資訊與求職技能,增進求職自信,本校諮商輔導組協同勞工與社政單位,讓身心障礙學生於生涯階段轉換時,獲得適當的生涯安置,特邀請諮商心理師李予澄先生與全校學生分享生涯規劃、面試技巧及履歷撰寫要點。李心理師在國高中、大專院校、人力銀行、社區諮商等場域,有許多生涯演講與主持工作坊的寶貴經驗,他結合生涯理論、生涯測驗、職場實況、產業趨勢等,並配合學生的生涯階段,以有趣及深入淺出的方式,啟發生涯觀念及鼓舞生涯行動。當日,心理師藉由解說生涯規劃可能的方式,以及實際示範面試與履歷的過程,並配合興趣量表、價值觀量表、性格量表、人際溝通量表、自我管理量表、正向心理量表,對大專生、職場新鮮人等提供生涯諮商,協助身心障礙學生思考生涯相關問題、幫助個案了解自我、準備面試及撰寫履歷、獲得工作世界資訊,創造自我優勢,作出適性的生涯決定。

同時,諮商輔導組邀請勞工與社政單位代表出席轉銜會議,說明身心障礙者各項就業服務業務,幫助學生瞭解就業服務資源現況,強化其主動尋求資源之能力與意願,並與參加學生綜合座談,與勞工與社政單位代表進行雙向溝通,研討未來職業重建之需求與服務模式。

(資料來源:諮商輔導組)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2012年中華民國系統科學與工程研討會


中華民國系統學會感謝李校長國添(左)集合系統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精英進行研討,並提供資訊交換與經驗交流


中華民國系統學會感謝莊季高主任(左)主辦今年系統科學與工程研討會,提昇系統理論、推廣技術與應用



    2012中華民國系統科學與工程研討會於61617日在本校延平技術大樓舉行,此次會議係由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負責承辦,李國添校長擔任大會榮譽主席、電機資訊學院張忠誠院長擔任大會主席、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莊季高主任擔任大會共同主席,並邀請近300位來自產、官、學界在系統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精英,進行論文發表與學術討論。本次研討會共發表248篇研究論文,針對智慧型系統、導航系統、決策與控制系統、智慧型控制系統、通訊系統、醫療與健康系統、生物資訊系統、人因工程、機器人系統、交通與運輸系統、資訊工程與管理、系統建模與模擬、系統整合與應用、機電系統與應用、海洋技術與應用等40個主題分組進行研討。除了論文發表之外,也邀請國科會控制學門召集人臺大電資學院副院長傅立成特聘教授國科會自動化學門召集人臺大工學院院長顏家鈺特聘教授進行專題演講,同時在16日中午亦在海大召開「中華民國系統學會理監事會」及「中華民國模糊學會理監事會」,下午則召開「中華民國系統學會會員大會」,交換研究資訊與經驗交流。

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莊季高主任說,中華民國系統學會今年在海洋大學舉辦全國性的系統科學與工程研討會,期望集合國內在系統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精英進行論文與學術研討,以提昇國內系統理論、推廣技術與其應用並提供資訊交換與經驗交流,使系統科學與工程的進步帶動臺灣產業競爭力之提昇、與產品之昇級。

本次會議學生論文競賽,本校系統工程暨造船學系周一志老師指導的張義宏同學、河海工程學系臧效義老師指導的陳大煒同學分別榮獲第一名、第三名,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卓大靖老師指導的莊至勛同學榮獲佳作獎,海大學生表現優異,不輸給國內其他頂尖大學。莊主任進一步表示,本次會議已註冊ISBN號碼,研討會中約十分之一的優秀論文將推薦至SCI 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uzzy Systems 審查,並組成特刊,接受後將刊登於該期刊,充分提昇國內系統理論並推廣其技術與應用。

(資料來源: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莊季高主任)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積極南向 深耕東南亞 本校與泰國素勒他尼皇家大學締結姊妹校




本校於612與泰國素勒他尼皇家大學(Surat Thani Rajabhat University, SRU)簽約締結姊妹校,未來兩校將積極進行學術合作,推動師生交流制度。兩校合作備忘錄簽署典禮在海大愛樂廳舉行,由李校長國添與泰國素勒他尼皇家大學科學與技術學院Thongchai Kruahong Dean院長代表簽署,正式啟動兩校教育與學術交流。素勒他尼皇家大學是海大在泰國的第四所姊妹校,未來兩校將更積極推動產、學、研合作交流,進行教師、學者的交流與學術訪問,推動交換學生、聯合學位課程、合作研究等,並進行學術及產業合作計劃。
  
為推動國際化,強化與國外大學合作交流,招募國際學生,海大配合教育部南向政策,陸續與東南亞13所國際知名大學締結姊妹校,簽訂學術交流協議,希望藉由姐妹校的合作與學術交流,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加速國際化的腳步。50多年來,海洋大學已經發展一所具有海洋特色的綜合大學,在臺灣海洋科學和海洋技術的領域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在教學、研究與服務各方面都受到肯定,在英國泰晤士報教育專刊世界大學排名在前400大。希望透過積極與國際學術機構實質的合作與交流,擴大國際學術實力。而泰國素勒他尼皇家大學創立於1973年,是泰國素勒他尼府的一所公立大學。建立初期以教育學為主,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學學院、科學技術學院、管理科學、法律、護理及國際旅遊學學院等7個學院的高等院校,設有酒店服務、青少年教育學、商貿泰語、藝術、城鎮發展、國際音樂、法學、漢語、英語、商務英語、公共管理學、水產養殖、數學、陶瓷技術、農業科學、環境科學、應用統計學、生物科學等領域學系。

(圖文/陳銘仁)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璀璨煙火中的祝福 101級畢業典禮熱鬧登場



    本校101級畢業典禮於69樂館舉行,李校長國添期許全體畢業生學習海大的老鷹精神,以旺盛的企圖心展翅高飛,以寬宏的視野開創美好的將來,同時也邀請傑出校友SGS東亞區楊崑山營運長、麗緻公司嚴長壽董事長與基隆市張通榮市長蒞臨致詞,期勉畢業生勇於面對挑戰並獻上祝福;同時,校長與來賓奬勵本校各學系在學業成績、品德楷模、體育競賽與課外學習等各項表現優異的畢業生,並頒奬給獲獎學生。

李校長祝福每一位畢業生展翅高飛、鵬程萬里並期勉他們在走入社會之後,要化壓力為動力、化無奈為責任。因為每一位年輕人嶄新的人生才正要開始,只是,在這個國內外景氣低迷的時代,很多人都遭受到工作不好找或是待遇太低的困境,畢業生面對社會沉重的壓力,未來可能遭遇到很大的打擊與挑戰,甚至是失敗。但是,李校長要大家一定要學會面對與承擔,並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學習海大後山的老鷹精神,以旺盛的企圖心、頑強的意志、寬宏的視野,求新求變、自強不息,開創美好的將來。即將在731退休的校長說,退休「retire」,是換「re」輪胎「tire」的意思,而畢業典禮「commencement」,也有開始「beginning」的意思,也就是說退休完成了階段性的責任與義務,但生命是不會退休的,換了新的輪胎之後,就有新的征程要啟航。在階梯型的人生規劃中,每個人都將踏上另一個階梯,為社會、為自己的興趣而盡一份心力。
今年畢業生共有2731人,其中大學部有1525人、碩士班1171人、博士班35人。畢業典禮當天除了熱鬧的園遊會之外,音樂社團在展示廳前精彩的表演,為畢業生傳遞深情的祝福,並設有「展夢」畢業展,以「夢想★啓程」為主題展示畢業紀念冊及光畫社、咚咚畫社、攝影社等社團作品成果烘焙社、象棋社、魔術社、占星社也在現場示範互動教學。本校畢聯會規劃的畢業週各項繽紛活動從5月開始陸續推出,下一站,畢業」:吉他社各項精彩表演熱鬧登場,而海事躲貓貓、午夜夢魘:畢業鬼塢、水球大戰II:復仇者聯盟、畢業演唱會:詠海祭等系列活動讓畢業生留下難以忘懷的回憶。


由水產養殖學系、國際處國際學生事務組及國際學生聯誼社共同籌劃舉辦的國際學生畢業歡送會,邀請李校長致贈畢業生紀念品並勉勵國際學生要視畢業為人生的另一個開始,好好把握並且珍惜難得的機會快樂學習。而國際學生會(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ISA)精心策劃了本國師生與國際學生間互動交流的系列活動,並播放國際學生在海大的生活點滴與回顧,為歡送會帶來許多歡樂的笑聲。接任國際學生會會長的大洋同學代表學弟妹,贈送應屆畢業生精心準備小禮物,以感謝學長、學姐對他們生活與課業上的協助照顧;而每位應屆畢業的國際學生也致詞表達對師長及接待家庭的感謝,2年的在臺生活雖然短暫,但卻行囊滿載,溫馨滿懷。

101級畢業生帶著師長和學弟妹的祝福步出校園,展開人生新的旅程了,大學四年的回憶點點滴滴,佇留心中。回首過往,從大一的開學典禮開始,李校長國添以校門前廣濶而深遂的太平洋「包容博大」、「海納百川」、「將養萬物不自居」之意象,期勉新生能有謙虛地與他人和解、互利共生,存異求同的胸懷;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像校園中常見的老鷹一樣,擁有「冒險患難而不怨天尤人」、「求新求變而不畫地自限」的海洋精神。他也誠摯地祝福大家以智慧與勇氣,展開多彩多姿的大學生活,並以校園資源博覽會的活力迎新與闖關遊戲來幫助各位認識海大校園,接著,大學生活由各項多元化的學習與多采多姿的活動中展開,各項導師生班際競賽,例如FUN4、籃球3分線、排球殺很大、瘋狂手足球、神準射箭手、籠球、大隊接力、超級躲避球及2人獨木舟接力等活動,讓師生促進感情交流,凝聚同學的向心力,建立與同儕良好的互動關係,同時亦促使學生社團活動蓬勃發展。而海大特有的情人節:棉花糖節裡,讓所有的海大人都可以感受到愛情浪漫的氣息。校園裡的僑生、國際學生與陸生,為校園注入新生命,讓全校師生能夠認識他們的家鄉,也增進大家對於各國的認識,感受異國風情,希望各位畢業生在校期間學有所成,同時擁有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與美好的回憶。

這一段永難忘懷的成長史,這一生中僅有一回的大學生涯,也是一段光輝燦爛的人生旅途,各位畢業生即將邁入新的里程,雖然不得不飛出海大這個溫暖的家庭;但是,大家即將展翅飛到另一個新天地,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天空,為自己的錦繡前程,開闢出一條康莊大道。揚帆之後,從此就是無限廣闊的天涯。畢業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新的開始,也是展翅高飛的時刻,敬請畢業生珍重萬千,也請堅持夢想、勇敢築夢,探索值得尋思與規畫的新契機,充實生命歷程,讓寶貴的人生,散發真善美的光輝,映照出生命真正的價值。

(本版資料來源:校長室、學生事務處、國際事務處、101級畢聯會、學生自治會



101級畢業典禮:SGS東亞區營運長暨臺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崑山學長的勉勵


李校長、基隆市張市長、嚴董事長、林副校長、張副校長、各位尊敬的老師們、各位親愛的家長們、親愛的同學,大家好,大家晚安。
本來這星期是我在美國的兒子邀請我和太太全家至溫哥華搭乘遊輪至阿拉斯加旅遊,但我決定不去,而接受李校長的邀請,在今天這個盛會給學弟妹們說祝賀的話。
今天是一個慶賀喜悅的日子,首先恭喜各位畢業的同學,從今天開始,你們又將展開一段新的旅程,有的繼續深造,追求更高的學術研究,有的進入社會,作社會大學的新鮮人,這都是人生的歷程。
剛才聆聽嚴董事長的演講,受益良多,嚴董事長一直是我崇敬的對象之一,也拜讀過他的大作,對我在經營管理上有很大的幫助。張市長是基隆市的父母官,也是海大校友,希望多給海大支持與幫助,繼續發展。
李校長剛才講了許多勉勵各位的話,李校長和我是同一屆海大的同學,在他任內,把學校經營壯大,帶領海大進入世界大學評比400大,居功厥偉,我做校友的亦有榮焉。 謝謝李校長。(讓我們大家以最熱烈的掌聲謝謝李校長)
今年我很榮幸被指定為校長遴選委員會召集人,我們新的校長當選人張清風教授,前國科會副主委,也是我海大的學弟,恭喜他榮膺重任,但也是任重道遠,期盼他繼續把海大發揚光大。
40年前和各位一樣,在這兒完成了人生一個重要的里程,懷著欣喜,戴上方帽子,對將來充滿憧憬卻帶有絲絲的徬徨。2年前到美國參加兒子、兒媳婦在史丹佛大學博士班畢業典禮,有眼淚、有喜悅、有驕傲,百感交集,相信在坐的家長,對今天溫馨的場面,都會有此同感。
在民國62年輪機系畢業後,因拿取泛大西洋啟發公司獎學金,和班上5位同學搭機飛往美國巴爾地摩港登上6萬噸級的礦砂船上實習,6個月的實習生活,是我一輩子難忘的日子,尤其看到海鷗在滿布積冰的海上,隨著我們船隻一路覓食,奮勇直飛的景象,真是驚奇。海鷗是海大的校徽,也展示著海大人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做事精神。
服完預官役後,因緣際會我進入了SGS公司服務,今年已是第38年。SGS是一個世界性的公司,已有135年歷史,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檢驗、驗證和測試的公司。我從最基層的檢驗員 inspector做起,從高雄港的散裝貨物、輪船檢驗,到中鋼進口鐵礦、煤礦及中油海外原油公證,風吹雨淋,雖然辛苦卻也學到許多在學校沒有學到的知識和經驗。
記得民國66年,中鋼開始營運,進口第一船從澳洲來的鐵礦砂,SGS被指定作品質取樣公證,因為我們包括中鋼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SGS總公司由日本派的一位專家來指導。卸船取樣時,恰逢我結婚的日子,結婚前一晚,我由高雄搭車回到台南已是深夜12點,我敲了巷口的理髮店的門,央求老闆幫我理髮,他知道我隔天要結婚才勉強同意。
公證工作多元化,化學品、外銷、食米檢驗有時都是24小時連續作業, 曾有55夜連續趕船檢驗, 不曾回家, 小孩子幾乎不認識我了。有時候我太太抱怨說「公司是不是你開的?」我說有時候是我開的, 但大部分是我關的。有人問我, 為什麼在SGS一待就是30多年,不曾換工作,我想工作多元化,接觸面廣,可學習的東西多,從化工、農產、電子、礦砂、鋼鐵、工業、消費性產品,從台灣早期的農業產品,到最先進的半導體,行動電話,都涉獵到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一路走來,見證了台灣經濟的發展,SGS也成為產品品質與安全的守護者。台灣的重要工程,如高鐵、台北高雄捷運、一、二高速公路、台北101,高雄85大樓、京華城、高雄巨蛋、夢時代都有SGS參與的足跡;三聚氰胺、可塑劑的食品安全事件,SGS更是深度的參與,更加強了我們對社會消費者大家的使命感,也是為什麼我在SGS服務這麼久的原因。
在職場上,也不負員工的期待,1992年當選SGS全球5位績優員工之一,2000年和4位外國人競爭台灣區總裁位置,成為SGS第一位華人總裁,2003年又被指定擔任SGS東亞區營運長,開始東奔西跑;期間又擔任大陸地區總裁,跑遍大陸大江南北,蓋了30 幾個辦公室和實驗室。台灣現有員工2,300人,大陸有超過10,000人,有幾乎一半的時間都在差旅中。曾在德國法蘭克福機場,入境檢察官員翻閱了我的護照,問我說是不是大半時間都在空中。
2000年,進入中山大學EMBA班就讀,學理與實務相互印證職場的管理經驗,也學了更多的管理知識,應用在規模日漸擴大的公司管理制度上,增強了SGS在營運的績效,也打出了SGS在台灣深耕的知名度。
一路走來,有許多的學習、獲得,我整理了下列感想,要送給各位學弟妹,
l         要點燃你的天賦, Beyond Your Talent
l         要不斷的運用「加」、「減」、「乘」、「除」在你的生活(參考黑幼龍先生著作)
l         人生不是生下來就是天才,而是變成天才.  One is not born a genius, one becomes a genius.
l         成功也許要靠天份,但是有天份卻不會保證成功.
l         即使我們無法確定自己生來就具備哪些天賦才能,卻可選擇幾種加值方式,幫助自己激發潛力,持續點燃天份,認自己發揮淋漓盡致,超越自己線有的成就,邁向人生另一個高峰。
l         加值的方式,有數個重點:
w            信念釋放你的天賦    相信自己,因為偉大本來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把偉大釋放出來。
w            熱情點燃你的天賦    懷抱熱忱,帶著熱情與活力,積極行動不達目標絕不停止,特別是熱情具有感染力,而且會令人躍躍欲試。
w            行動啟動你的天賦    付諸行動,讓潛能盡情發揮
w            堅持維護你的天賦    貫徹到底,培養耐力,從逆境中學習成長,找到樂趣與內在的動力。
w            練習加強你的天賦    要持恆練習並且付諸心血。
l         加減乘除:
w            在學校運用加減乘除在一些學科上
w            在社會、職涯、人生的每一階段,它是一個combination 的運用
w            :   增加個人優勢,繼續學習求知
          職場上、管理上,11大於2,綜效(synergy)的追求
w              :   減少缺點,丟棄壞習慣,「捨」「得」,在管理efficiency上作流程改善, 減少wastenon-quality.
w              :   效法別人,做「人」上「人」,在關鍵上把握住人生, 觀察Benchmark, Best Practice, Duplicate覆製。
w              :   Team work分享成果,資源分配,設定階段性目標(個人則以5年做一個階段性review). 上學期在輪機系開了「SGS講座」,同學們期末分組討論和簡報顯示出用心和團隊分工的精神。
l                          婚姻上
w              :   結婚生子
w              :   兩人生活在一起,減少壞習慣
w              :   夫妻共同努力
w              :   定下階段目標,預算設定,買房、買車、創業等等

親愛的同學, 你們正要航向充滿挑戰的未來,卻也是充滿希望的未來,未來是在你們自己的手中(Future is in my hand),相信自己,成功就是屬於你的。祝各位鵬程萬里,也祝福各位嘉賓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SGS東亞區營運長暨臺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楊崑山學長

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

《教育應該不一樣》 嚴長壽董事長對畢業生的勉勵



本校101級畢業典禮邀請麗緻國際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臺東縣均一國民中小學董事長嚴長壽先生蒞臨本校並勉勵全體畢業生。董事長說現在是最壞的時代,但是,年輕人只要懂得把握,不斷超越自我,就能為自己創造最好的機會。董事長常與年輕人分享他自己的人生經驗,董事長說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平凡的人,連大學都沒讀,但是,在他很年輕的時候,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同時把握機會積極學習;也有機緣發掘了自己的缺點與優點、了解自己的個性,在工作上證明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建立信心。


董事長自軍中退伍那年,正值我國退出聯合國之際,全國經濟低迷,他一度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花了半年的時間,才經朋友介紹,找到第一份工作,進入美國運通擔任傳達小弟。他「把工作當成學習」,努力工作、積極學習,從工作中他發現自己是一個熱誠的人,很喜歡跟人接觸,可以在服務業裡找到自己的舞臺,因此他選擇留在這個行業繼續成長、繼續發展,也從而找到自己的未來,為自己開闢了一片天空。二十八歲那年,因為在工作找到方向,表現出眾,升為美國運通臺灣區總經理。董事長說他在美國運通的八年半,是學習的過程;到了亞都飯店之後,則讓他擁有了實現服務理念的機會,可以從顧客的期待中,找到他們需要的服務,也為臺灣旅館業創造出新的方向。接著,董事長歷任世界傑出旅館系統(The Leading Hotels Of The World)亞洲主席、青年總裁協會世界大會主席、圓山飯店總經理、臺北燈會主任委員、中華美食推廣委員會主任委員、臺北旅展主任委員、觀光協會會長等多項職務,投注心力來推動臺灣觀光事業,規劃並參與重要的國際觀光事務,成為臺灣觀光旅遊的領航人,被譽為「觀光教父」。這幾年來,董事長憑著對社會熱忱與責任,努力提升社會文化,致力於東部地區教育的紮根工作,實踐人生的另一個夢想。在資源貧瘠的臺東,設立「公益平台基金會」,他擔任「臺東縣私立均一國民中小學」董事長,主導學校未來的發展,積極從事教育改革之實證工程,想要為臺灣再多做一些事。


董事長為了激勵年輕人積極奮發向上,出版總裁獅子心》、《御風而上嚴長壽談視野與溝通》、《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我所看見的未來》、《你可以不一樣嚴長壽與亞都的故事》、《教育應該不一樣》等書,不僅成為出版史上「最暢銷的管理勵志類叢書」、榮獲經濟部金書獎、菁鑽大章、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等奬項,同時也屢獲金石堂書店當年度最具影響力、蟬聯暢銷書排行榜最久的書,鼓舞了無數年輕人以董事長為典範來自我激勵。

董事長認為三、四十年前的臺灣,是一個時勢造英雄的時代,當時經濟急遽成長擴展,給了年輕人許多機會。那時代的年輕人,只要肯積極努力,就可以踏上時代成長的列車,開創一個嶄新的局面。而現在不一樣了,臺灣目前的大環境差,許多人看不到未來,但是,誠如英國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雙城記》裡寫的一樣,「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由歷史上的例子來看,最好的時代都是在歷經最壞的時代之後才形成。在最壞的時代裡,只要懂得把握機會,往往就能創造最好的時機,年輕時受到挫折,不要敗退,反而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經驗。所以,董事長認為現在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時代,在這樣高度競爭的危機中,更能體現出一個人的價值。他勉勵本校畢業生:「年輕時受挫,可以學到最多經驗。」世上有兩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一是讀進腦裡的知識,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每個世代所面對的局勢、環境都不相同,唯一不變的是一定會有人去開拓時代、創造時代。最壞的時代橫阻在我們的面前,最好的時代也等著我們來創造。

(資料來源:嚴長壽先生


世界環境日 世界海洋日 本校海洋永續發展系列活動


為配合「世界環境日」與「世界海洋日」,本校籌辦海洋與環境永續發展系列活動,林副校長三賢說為了守護海洋永續發展,本校以實際行動關心海洋,並配合基隆市環保局,在碧砂港區舉行「親近海洋」系列環境教育宣導活動,期望大家力行節能減碳,以實際行動愛護環境、保護環境,一起加入保護地球環境行列。活動內容以親近海洋作為主軸,舉辦親海洋寫生比賽並搭配淨灘活動與跳蚤市場,交易二手物品,藉此推展環境教育,培養大家愛物惜物、節用物品、愛護海洋的環保觀念,也期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措施,能夠力行節能減碳,推廣環境教育宣導,以實際行動愛護環境、保護環境,更希望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加入保護地球環境行列。

為呼應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海洋大學特別舉辦海洋與永續發展創意徵文競賽,結合八斗國小、八斗高中、海洋樂齡大學,徵求「海洋創意宣言」、「海洋創意短文」及「海洋創意散文」,希望從小培養青年學子海洋意識,藉此機會向人類賴以生存的海洋致敬,並為海洋的永續發展努力,使臺灣與世界接軌,點亮海洋新希望。隨後進行魚苗放流活動,在望海巷放流10萬尾「黑鯛」的魚苗,希望透過體驗活動,宣導海洋保育的觀念,同時也計畫將整個魚苗放流活動拍成紀錄片,製作宣傳影片,當作各級學校海洋教育的參考教材,建立全民對於海洋資源保育的觀念與共識。




透過跳蚤市場宣導環保概念,將家中囤積舊物賦予再利用價值,交易二手物品,培養愛物惜物、節用物品的環保觀念


(資料來源:環安組)


環保小常識

世界環境日是在每年的6月5,而世界海洋日則是68喚醒大眾對環境與海洋保護的意識。世界環境日誕生於1972年,它係經由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中建議而設立。從1974開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根據這一年世界上的主要環境問題,確定一個宣傳的主題;從1987開始,選擇一個城市作為聯合國的宣傳活動中心。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每年這一天,聯合國各成員國要在不同的城市以各種型式推展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喚起全球的環境意識。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而世界海洋日的概念,係於1992年由加拿大在里約熱內盧舉辦地球高峰會議所提議。在海洋計畫團體〈Ocean Project〉和世界海洋網絡〈World Ocean Network〉的大力推動下,聯合國大會於200812月通過訂定每年68為世界海洋日。由於前些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大都是從宏觀的角度來提醒人們注重環境保護,但最近幾年則更加具體和鮮明地將其主題確定為海洋保護,提醒人類珍惜海洋資源,盡力保護海洋。海洋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球上的海洋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表面積的71%過去人類的發展都倚賴著海洋而生,對各個國家的經濟,社會及環境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聯合國發表的《21世紀議程》報告指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援系統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也是一種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21世紀應是人類大力開發海洋的新時代,海洋將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越來越大的貢獻。海洋孕育了地球最早的生命,也提供能源、礦藏、油、鹽、金屬等資源和發展空間等人類最需要的一切,也是數十億人所需的動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海洋所釋放出的氧氣比全球森林所釋出的總合還要來的多;而海洋在調節全球氣候也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也是現在醫藥發展的重要來源。在經濟層面,高達九成的國際交易商品都是透過航運,同時還具有政治,軍事戰略的重要性。曾經有一段時間人類把海洋視為巨大的和不變的,它既能夠吸收和稀釋污染,又可提供似乎無限的魚類和其他海洋生物資源。但實際上,隨著工業化、都市化與全球人口的增長,全球超過40%的人生活在海洋沿岸,人類以遠遠超過以前的速度消耗著海洋生物資源,加上一連串的破壞及污染,包括了環境污染,過度開發,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沿海、遠洋和深海生態的破壞,全球暖化和水的酸化等威脅著海洋,來自陸地的化學物質以及對海洋生物資源的過度捕撈使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全球海洋生態環境正面臨逐步惡化的危險,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的報告,海洋生態保護是全球自然保護的薄弱環節,全球目前只有不足0.5%的海洋被列為保護區。因此,為了喚醒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保護及永續利用,人類需要採取一些重大措施,建立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海洋保護區網路,動員廣大民眾來保護海洋環境和恢復乾淨的海洋,實踐多項綠色行動,齊來愛護我們的地球,才能確保海洋生態環境的改善。根據國際海洋組織「The Ocean Project」所做的研究調查顯示,「年輕世代」是最具改變力量的族群,不僅知識水準高,具行動力,且影響層面大,所以將2011-2012年度世界海洋日主題訂為「Youth: the Next Wave for Change(年輕世代:下一波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