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海洋樂齡大學活力招生 83歲銀髮族歡喜圓夢

為因應我國高齡社會來臨、活化老人教育管道,本校配合教育部開辦海洋樂齡大學,推動創新、多元的學習活動讓長者於退休後,有機會進入大學和年輕學子共同學習、互動,追求健康、獨立、快樂的學習生活;同時本校開放豐富的資源,提供高齡者使用,與鄰近學校的社區建立更加和睦關係,創造更愉快的學習氛圍。

教育部於「邁向高齡社會的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中,將老人教育列入全民教育的一環,並以終身學習、健康快樂、自主尊嚴、社會參與為願景,保障老人的學習權益,使老人享有終身學習的機會。根據統計資料,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超過總人口數的一成,隨著國內高齡人口逐年上升,臺灣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銀髮族生活愈來愈受到國人重視。

為了提供高齡者「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機會,海洋樂齡大學招收55歲以上長者,每學期授課18週,開設「幸福」及「快樂」兩班。為了鼓勵銀髮族終身學習,本校特別規劃一系列融入海洋特色的教育學習活動,包括海洋科學、環境生態及食品營養與海洋學與環境生態概論等課程;另外還規劃銀髮族的生涯課程,包含銀髮族講座、人生智慧與策略、族表演藝術、網頁設計、韻律操、養生氣功、休閒魔術、外語、美術雕刻、合唱與手語等各式各樣課程。期望透過這些具有概念性、知識性、休閒性與運動性等多元化的課程安排,達成「歡樂在一起」、「學習在一起」、「溫馨交朋友」及「快樂過生活」等目標,帶給海洋樂齡大學的學員,更多的收穫。

這些內容豐富精彩的課程,這個專屬樂齡夥伴的大學,不僅能讓銀髮族一圓大學夢,享受學習樂趣、沉浸在大學的氛圍裡,同時也有助於促進身、心、靈的健康,讓長者可以透過快樂的學習、積極的態度,永續經營自己的生命,活出精采快樂的人生,邁向更燦爛的黃金歲月。
(資料來源:人文社會科學院)

重溫維也納的氣質 張正傑老師帶回大提琴的感動



點子王大提琴家回來了,休假一年遠赴維也納居住的張正傑教授帶著全新的感動回到海大校園,舉辦大提琴獨奏會。為了這場「張正傑大提琴獨奏會維也納的氣質」音樂會,張正傑教授舉家搬到維也納,帶著夫人跟女兒,回到21年前求學的音樂之都,以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重新感受維也納的一切,體驗奧地利的悠閒。
 
再一次回到音樂之都,用一年的時間融入當地人的生活,重新感覺維也納,張正傑教授說感覺更強烈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年的學生,現在已經為人師、人夫、為人父了,經過21年工作與生活的歷練,再次居住在維也納,深入當地人的生活,接觸不同階層的人群,明顯感受不同的生活模式與步調。他笑說,奧地利真是一個悠閒的國家,生活在維也納的人們,每個人都好像帶著悠閒的音符。
 
1989年回國任教的張正傑,便不斷以各種演出型態活躍於國內樂壇,為大眾搭起通往西洋古典音樂的橋樑,希望透過輕鬆簡明的方式介紹古典樂,以拉近聽眾和音樂之間的距離,於是除了每年舉辦個人巡迴獨奏會並親自解說,並創立「弦外之音室內樂集」策劃頗富創意的音樂會,深受各界好評。
 
音樂之都維也納,於巴洛克時期培育出貝多芬、莫札特、舒伯特等著名的音樂家,為讓大家都能重新感受維也納的氣息,張正傑教授演奏貝多芬的莫札特歌劇「魔笛」詠嘆調「知道愛情的男子」主題7段變奏曲,舒伯特的琶音琴奏鳴曲,還有充滿維也納咖啡廳風情的克賴斯勒的愛之喜、愛之悲、美麗的蘿絲瑪麗等等,浪漫的維也納音樂加上張教授獨特的幽默解說,帶給大家一場不一樣的音樂饗宴!
(資料來源:藝文中心、陳銘仁)

FUN4導師生班際聯誼競賽活動





為增進校園活力,促使班級師生間更為和諧融洽,激發愛校情懷,建立與同儕良好互動關係,同時亦促使本校學生社團活動蓬勃發展,學生事務處特舉辦一系列FUN4競賽活動。這項本校首創的活動,在海大校園已經行之有年,歷年比賽皆有超過40個班級組隊參加,成為本校的最獨特的特色活動之一。每年學務處籌辦設計各項活動,以推動學生群體教育與多元化學習,不僅可以建構「學習、團結、服務、榮譽」的學習環境,同時也可以經由班際競賽提升班級凝聚力,並促進師生感情互動交流。

今年FUN4317正式開跑,為促進各班級踴躍組隊參加,課外活動指導組日前邀請全校班代及相關幹部,召開「全校班代說明會」,接著,開幕賽班呼、百人健康操、超級躲避球、大隊接力、百人籠球大對抗、FUN4傳統賽、2人獨木舟接力、技藝冠軍盃、籃球3分線、10m射箭、手足球、殺很大排球、棋藝賽、班遊企畫簡報、急救羅馬競技賽與海young有品講座等各項活動陸續登場。除了拔河、百人籠球大對抗之外,這二年最受學生喜愛的比賽項目是超級躲避球與2人獨木舟接力,活動當中總是歡笑不斷,加油聲此起彼落。本屆FUN4與體育室聯合主辦,新增「技藝冠軍盃」項目,讓各參賽班級能深入發掘班級同學的才華技藝,為班級及個人爭取榮譽。

FUN4競賽特別設計導師參與的加分辦法,以促進導師生一起同樂,同時也可以增進同學與同學交流聯誼,尤其大一學生在人際關係層面的互動,可以透過FUN4活動達到催化效果,這項寓教於樂的活動,讓同學們除了書本、網路、知識面的學習以外,能更實際地投入人群當中。
(資料來源:學生事務處)



李家瑋同學榮獲第七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佳作


經濟部黃重球次長(左)頒奬給本校終身特聘教授陳正宗老師(右)與李家瑋同學(中)

蕭萬長副總統(中)與教育部林聰明務次長(左5)、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卓永財董事長(左4)、國家實驗研究院陳文華院長(右3)、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林榮慶理事長(右2)共同為獲獎師生喝采

本校河海工程學系碩士班學生李家瑋同學在終身特聘教授陳正宗老師的指導下,以「零場邊界積分方法求解含圓與橢圓邊界之自由振動與水波Helmholtz問題」榮獲第七屆「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Hiwin Thesis Award)佳作並獲頒獎金10萬元,上銀科技公司也安排本校得獎師生赴日參加東京國際工具機展(JIMTOF),讓獲獎師生瞭解現今國際精密機械產業的發展情形,以擴大國際視野,未來不論是學術研究或投入產業,都能與國際接軌。
歷年來,本校各系所學生在各項競賽中表現優異、屢獲佳績,而家瑋同學的研究論文多次得奬,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家瑋同學非常感謝本校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更感謝陳正宗老師悉心的指導,這次他以「零場邊界積分方法求解含圓與橢圓邊界之自由振動與水波Helmholtz問題」作為論文主題,並獲得評審委員的肯定,通過口試,這不僅是對他的研究工作的肯定,同時也鼓勵他未來持續攻讀博士學位,繼續在學術研究領域努力。
 
 
為了激發與鼓勵投入機械工程領域的研發及創意應用,也為產業界培養優秀的機械工程人才,增進產業界與學術界的互動,進而促進機械工業技術的升級與創新,上銀科技公司多年來與各大學進行建教與產學合作,並委託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為青年學子舉辦「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這項奬項具有臺灣機械業諾貝爾獎之稱,象徵著臺灣機械工程領域碩士論文的最高獎項,倍受國內機械業與學術界重視。

(資料來源:河海工程學系碩士班學生李家瑋同學)


本校落實產學合作 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



海運暨管理學院張志清院長(中)感謝物流協會鍾榮欽秘書長(左3)提供產業界優秀師資,與本校運輸科學系主任桑國忠(右3)與方志中老師(左1)、吳繼虹老師(左2)共同培育人才
鍾添泉老師(右)主持萬海航運講座,透過產學合作講座,提升學生的實務經驗與就業競爭力

為促進產學交流,本校運輸科學系分別與中華民國物流協會、萬海航運公司合作開辦物流協會講座、萬海航運講座,
物流協會講座由本校海運暨管理學院張志清院長主持開幕式,院長期勉同學透過供應鏈管理課程,能進一步了解供應鏈的製造、採購、存貨、倉儲與運輸等實務運作情況。因為當前供應鏈管理已成為企業的重要能力,本校學生學習供應鏈管理觀念與實務個案研究,並取得相關證照助於強化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運輸科學系同時也與萬海航運公司開設萬海航運講座,由萬海航運公司高階主管與同學分享實務經驗,並提供產業界資訊,讓同學能夠及早掌握市場趨勢與脈動。運輸科學系提供學生與業界連結、互動的機會,縮小理論與實務的落差,透過產學合作講座,提升實務經驗,是本校各學系的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運輸科學系桑國忠主任)


本校赴宏都拉斯開設養殖研習班



本校應用經濟研究所江福松教授和水產養殖系博士班學生蔡添財應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邀請,於3928日赴宏都拉斯擔任「吳郭魚養殖研習班(Workshop on Tilapia Culture)」講師。該研習班開幕式於314上午假宏都拉斯農業訓練中心舉行,由我國駐宏都拉斯大使館賴建中大使和宏都拉斯農牧部部長Mr. Jacobo Regalado共同主持,與會貴賓包括宏都拉斯漁業局局長、國會議員、ICDF國際教育及駐宏都拉斯技術團長,並於開幕式結束後舉行記者會,開放到場二十餘位電視與平面媒體記者提問。
  
   「吳郭魚養殖研習班」由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駐宏都拉斯技術團協辦,計有來自瓜地馬拉、貝里斯、巴拉圭、巴拿馬、多明尼加、海地、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等8個國家的政府官員與水試所、協會合作社工作人員。江福松教授講授「產銷組訓與市場開發」,包括全球吳郭魚養殖現況與未來趨勢、行銷策略及市場開發小農組織及聯盟運作。江教授亦在課堂上利用時間進行本校海洋科學與資源管理國際學程的招生,說明該學程和本校概況。

(圖文/應用經濟研究所江福松教授)


應用經濟研究所江福松教授(左2)感謝本校水產養殖系校友以水產專業技術協助友邦國家的優異表現,我國駐薩爾瓦多技術團楊國仟技師(中)、蘇信彰技師(右1)、駐瓜地馬拉技術團謝博淵技師(左1)、駐多明尼加技術團郭子豪技師(右2)、外交替代役男賴易辰校友(右3等多位校友深獲當地人士好評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藍海世紀 海洋青年:總統與海洋大學學生座談


馬總統與本校學生座談,深入了解海洋青年的想法,同時解答學生的疑惑,本校學生以花與畫來感謝總統本校學生繪製「馬總統的Q版畫像:
世紀領航、一馬當先」送給馬總統



馬總統英九先生於36以「藍海世紀,海洋青年」為題與本校學生座談,總統說他對海洋很有興趣,與海大具有頗深的淵源,因為他不僅主修「海洋法」,同時也與本校海洋法律研究所周成瑜教授是臺大法律系的同學。總統也非常關心海洋事務,因此提出成立海洋專責機構的構想,以達到「藍色革命,海洋興國」的理念,希望未來在行政院組織改造成立海洋委員會後,能大幅增加海洋的管理和研究,充實海洋教育與人才培訓等各方面的工作。
總統在座談會中勉勵海大學子要做到三件事,分別是學好英文、培養國際觀和兩岸觀、每週規律運動總統提醒學生要廣泛學習、多元涉獵並加強英文學習,以提高自己的英文能力;在知識的追求上,除了自己熟悉的專業領域之外,也要多多增進國際與兩岸的知識,因為正確的國際觀可以讓每位同學擁有廣博的知識與見識,也可培養平衡與平等的胸襟,能夠以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態度與別人相處;總統還期勉同學要找到喜愛的運動,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因為規律的運動,可以抗憂鬱、活化大腦、強健身心,不但可以增加EQ,還可以增加IQ,收穫良多。
海洋興國,首重教育,這也是本校學生最關心的課題,因此,同學向總統請教有關海事人才的培育計畫與科研的發展藍圖。馬總統表示,政府推動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其中已將海洋生物科技及海洋研究納入,海大並未缺席這項「邁頂計畫」,水產生物科技方面的經費,5年就有4.1億。海大學生也請教總統海事訓練船相關計畫,總統表示,海事訓練船將請教育部進一步了解規劃,希望未來成立海洋委員會專責處理海洋事務。至於同學針對海洋部及海洋委員會組織的疑問,總統舉國科會為例,說明政府將先設立海洋委員會,有效整合海洋相關政策發展之後再逐步升格為部。
   總統特別讚許本校輪機工程系同學詢問綠色能源與生技產業相關問題,他說能源是推動國家發展及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對人民生活及國家安全非常重要,政府已將綠色能源列入六大新興產業之一,並利用生物技術開發出的工業酵素和工程菌,用新的原料、發酵技術,生產出的化工原材料產品種類不斷增加,以取代部份石油化學工業。但是短期內要以綠色能源完全替代傳統能源的可能性不高,應該務實面對,著重如何提高比例與分配等議題,避免受到國際能源情勢變遷的影響
這幾年來物價持續上漲,學生用來充饑的泡麵、麵包,也跟著喊漲,許多自立自強的學生藉由工讀來賺取自己的生活費、學費,面對日漸攀升的物價而產生無力感。總統說仰賴進口的麵食,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政府能做的是降低關稅,減輕業者成本,讓上升速度慢一點,希望能讓衝擊減低,但沒辦法讓麵食等全面「凍漲」。同時他以國內麵粉仰賴進口為例,建議大家多吃點米製品,這樣不僅能增進產值,還能省荷包。他鼓勵同學每天至少要多吃一口飯,卅年前,臺灣每人每年消耗九十八公斤稻米,現在是四十八公斤,整整少了五十公斤。總統希望每人每天多吃一口飯,一口飯雖然大約只有三公克,一年下來就可以多吃一公斤的米。臺灣有二千三百萬人,一年若多吃二點三萬公噸的米,相當於二點三萬公噸的稻穀,可讓目前廿萬公頃休耕土地,其中的五千六百多公頃土地可以復耕。總統期望三到四年以後,臺灣每人每年消耗的稻米從四十八公斤,增加到五十一公斤。總統「拜託大家多吃一口飯!不一定要白米飯,米製品都可以,包括:蘿蔔糕、米苔苜、米粉或湯圓等。而且,吃飯不會胖!」

來自湖北省武漢理工大學的交換學生向馬總統請教關於兩岸學生的差異。總統表示隨著兩岸的開放,今年九月開始,將會有大陸學生來臺就學,他期許海大學生要多多吸收兩岸知識,兩岸的學生透過互動交流,可以彼此欣賞、尊重在年輕階段就能有機會結交為朋友,這樣就可以增進彼此的認識,弭平差異,增加良性競爭。
   也有同學詢問少子化對於大學招生的影響,總統表示現階段不應該提大學要如何退場,而是應該要更有效的運用教育資源。目前教育部積極推動招收國際學生,以提升本國學生的競爭力。同時,總統希望國人改變觀念,多多生育,也呼籲年輕朋友不要太晚婚或是不婚。他說今年是建國百年,今年結婚就是百年好合,而且可以趕在明年生個龍子、龍女。
還有同學請問總統自建中至哈佛大學的求學過程,向總統學習如何規畫學習時間、培養就業能力。總統向大家說明他個人的成長與歷練,期許大家要學好英文、積極參與國際學術活動,同時也勉勵海大學子趁現在還很年輕,努力以赴一定會有收穫。
  最後,學生提到捷運什麼時候可以到基隆,總統表示推動臺鐵捷運化已經很多年了,未來每十分鐘就會有一班車,相信很快就可以達成交通便捷的需求。
現場除了學生提問之外,總統為了讓同學多多瞭解在地的基隆,同時還要具有國際觀,特地當起老師來考學生,問同學有關廟口夜市的起源,全世界有幾個國家,臺灣和那幾個國家簽訂打工度假協議等問題。
   座談會當日,總統以一襲帥氣的休閒打扮到本校與同學互動交流,學生紛紛拿出相機、手機捕捉難得的鏡頭。會場內同學搶問、搶答,為了吸引總統的目光,只見到同學高舉cue、玩偶或是戴上大紅帽,大喊「cue我、cue我!」、「選我、選我!」,現場氣氛非常熱絡同學踴躍提問、發言,提出物價上漲、兩岸學生交流等各項問題,透過這次座談,總統不僅可以深入瞭解海洋青年的想法,同時也為青年學生解答疑惑,讓海大學子對於海洋教育與國家發展,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圖文/總統府、學生事務處、教務處學術服務組)